《因为青春是自己的,想象也应该是自己的。》

         在一个午夜看完了《荒野生存》的电影。如果是用“阿拉斯加之死”这个名字,我想我的内心不会如此波澜壮阔,“荒野生存”让我充满了希望去度过两个多小时,直到最后一秒,屏幕渐黑,泪眼婆娑,还不愿确认克里斯的死亡。 
  拿到书的时候,有一点点的失落,因为在我心里,只有一本厚如砖石、布满文字的书籍才能配的上一场如此丰厚的生命,而区区196页怎可述完扣人心弦的阿拉斯加之谜?但也正是因为这本书只有196页,所以也让自己读的如此仔细。无论他是亚历山大超级流浪者,还是克里斯,他都会吸引我们从字里行间,跟随着他的足迹,搜寻着他的踪影,哪怕一个举动,一句话,都想去了解,因为,正如编辑手记中所说,他们是形体上或精神上的游民,他们放不下自己唯美的固执,在霓虹灯的阴影,在心灵的边缘,坚持着那个浪漫得一塌糊涂却高贵动人的梦想。 
  电影对克里斯的家庭情况花了不少笔墨,可书中却只是从克里斯生命中的过客嘴里大致了解到他的家庭境遇。克里斯留给了我们一个思考,当你符合社会所谓成功的种种标准后,你是否真的成功了?社会认可的成功对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?我想克里斯很早之前便思考过这个问题,并开始有所领悟,他的出走,是探索自身、寻回自己灵魂的实践之旅。 
  他卸下身上的责任与包袱,长舒一口气,便轻装上阵,迎向他向往的世界,毫无畏惧。如果说捐赠奖学金、放弃名牌大学、抛弃车子只是克里斯对理想国的初体验,那么之后对金钱及人际关系的厌恶则是他对自己理想国的极致捍卫。当然,这之间经过了一段时间,在众多的旅行后,克里斯知道了自己要什么,自己不要什么。知道自己要什么,让我们有目标,知道自己不要什么,会让我们在需要做出选择时更加简单而坚定。 
  书中不止一次地提到,当杂志登出关于克里斯的报道时,有相当一部分人表达出了自己的钦佩之情,但也有很多人表达出了对克里斯的不满,指责他让家人伤心,更有人说,克里斯的行为是个十足的笨蛋,如此疯狂不理智,以至于搭上自己的性命。而作者也不止一次的在书中拿出种种的证据,想以此证明克里斯并不是一个鲁莽者,他聪明有学识,并为自己的旅行做了大量的准备,健身、学习辨别植物的知识、读自己钟爱的作品以锻炼自己的意志……就连最后,当所有人都认为克里斯是因为犯一个大意的错误,误食了马铃薯籽导致死亡时,作者甚至找到了证据来印证克里斯并没有犯这个错误。也许在作者心里,也放不下自己唯美的固执吧?
  关于名字。克里斯一度隐藏自己的身份,并坚持用“亚历山大超级流浪者”的名号。直到他得知自己在阿拉斯加已陷入危险,才开始用真名写纸条求救,电影中当克里斯迈入生命的最后时刻,他刻下了要用正确的名字去命名事物的字样,留下了克里斯•麦坎德利斯的真名。这是对自己误食植物的懊恼,还是对找回自我的肯定? 
  在克里斯对世界及自我的探索过程中,可以看到他对金钱及人际的态度逐渐明朗,从开始的抛弃金钱,与人交往;到出于需要去赚钱,出于需要去交往;再到完全摈弃金钱与人际;克里斯说,金钱使人心生戒备。他喜欢一个人的旅行,可是与人友善并相处愉快,遇到的人都对他印象深刻;谈起阿拉斯加那片无人的荒漠,他又是如此兴奋。他是完完全全的行动者,为自己心中的向往付出每一秒的准备与努力,到达阿拉斯加梦中的家园,在这里的一百多天里,他在日记里写道:“快乐只有在分享时才真实”,之后准备走出荒原,然而没有实现。 
  书中说,饿死是一种痛苦的死亡方式。随着饥饿程度的增加,身体逐渐耗损,饥饿者会因肌肉疼痛、心悸、落发、晕眩、呼吸急促、畏寒、身心疲惫而饱受折磨;皮肤褪色;脑部发生化学失衡,产生痉挛和幻觉。不过,听到差点饿死后被抢救回的人表示,在濒临死亡时,饥饿感消失了,可怕的痛苦也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不同一般的愉悦感,非常宁静,一种超然的宁静。我想克里斯一定是如电影中一般,当他躺进母亲为他缝制的睡袋,感受生命最后的温度时,一定是得到了这样美好的体验。正如克里斯的母亲所说,他很坚强,所以最后没有选择自杀。这是我内心唯美的固执。 
  我与作者一样,幻想着如果这一连串的蝴蝶效应没有发生,克里斯成功走出了阿拉斯加,他会是什么样呢?解除心中的武装、不再逃避亲密关系、重新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员?但我想他不会放弃阶段性的流浪,因为,他是形体与精神的游民啊! 
  书与电影的前半部分都是如此鲜亮夺目,一个阳光、高智商、积极向上、与人友善的男孩,因为某些原因独自踏上旅程,领略着这片大地上最瑰丽的景色,书籍做伴,不断自我实现,当然还有路遇的浪漫爱情。 
  倔强的开始,迷样的结束,短暂而丰厚的生命,伴一场飞扬的灵魂。 
  书中每个章节开篇,皆为克里斯所钟爱读物中的节选,它们伴随了这个年轻人生命中的大段光景,是他心灵的领导者与镌刻者。也许每个年轻的灵魂读到它们,都会有精神的激荡,时而矛盾,时而兴奋,时而迷茫,可是这一切的体验,一定都是值得。 
   
  写到最后,依然想用前段时间读到的一段话来结束: 
  “一个人一生必须艰苦跋涉,越过一大片土地贫瘠、地势险峻的原野,方能跨入现实的门槛。说青春是幸福的,这只是一种幻想,是已经失去了青春的人们的一种幻想。但是,年轻人知道自己是不幸的,因为他们脑子里充满了灌输给他们的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。他们一旦同现实接触,总是碰的头破血流。看来,他们似乎是某种阴谋的牺牲品,因为他们所读的书(由于必要的选择很理想);还有长辈们之间的谈话(他们是透过玫瑰色的雾霭来回首青春的),这一切都为他们准备好了一个不真实的生活。 
  他们必须自己发现,他们所读过的书,所听到的话,全是谎言!谎言!谎言!而每一次的发现,都是往那具已被钉在生活十字架上的身躯再打入一枚钉子。奇怪的是,每一个经历过痛苦幻灭的人,由于受到他自身抑制不了的力量的驱使,又总是无意中增添了这种幻灭的痛苦。对于菲利普来说,和海沃德的交往是一件最糟糕的事。他任何东西都不肯亲眼去观察,而只是通过书本来认识。他是危险的,因为他欺骗他自己,达到了如痴如狂、诚心诚意的程度。他真诚地将自己的淫荡误认为是浪漫的感情,把自己的优柔寡断误认为是艺术家的气质,把自己的偷懒误认为是哲学家的冷静。他的思想因为追求风雅而变的庸俗起来。他把一切事物都看得比实物大,轮廓模糊,还给它们蒙上一层多愁善感的金色雾霭。他扯谎,自己却没有意识到。别人为他指出来时,他却说谎言是美好的。他是个理想主义者。 
  于是,我想,话题又回到了我们所相信的东西是否真实,是否在愚弄自己。我们不能说我们读到的听到的都是欺骗。因为那是别人的理想。理想和现实,想象和实践本来就是有差距的。我们只是不能按着我们读到的和听到的做。因为青春是自己的。想象也应该是自己的。青春是面对现实去想象的能力而不是按着别人的想象来欺骗自己。” 
   
  因为青春是自己的。想象也应该是自己的。青春是面对现实去想象的能力而不是按着别人的想象来欺骗自己。嗯。就是这样。 

评论(2)
© 大霹雳/Powered by LOFTER